南京市高淳区人民法院

请稍候,正在加载页面……

详情

首页改革调研调研天地详情

杨志:风雨兼程执行路 我愿倾心做“执”者

发布日期: 2025-05-19 浏览次数: 60

summernote-img

今年,是我来高淳法院的第五个年头,期间,我历经了从审判岗位到执行岗位的转变,这既是一场自我淬炼的修行,也是一场薪火相传的接力。在执行岗位上,我深刻感受到——执行,“执”的是公平正义,“行”的是公道人心。

执行是公平正义的“最后一公里”

执行是司法公信的“试金石”。执行干警不仅是法律文书的“兑现者”,更是司法公信的“守护者”。

summernote-img

在一起离婚纠纷中,男方因情感纠葛拒不协助子女迁移户口,导致子女有无法入学的风险。为避免因家庭矛盾耽误孩子前程,我们前往异地协调处理,通过反复沟通、释法明理,终于解开当事人的心结,妥善完成户口迁移手续。

执行工作看似是案头的卷宗与奔波的行程,实则承载着无数当事人的人生转折。这既要求我们全面地掌握法律知识,又需要兼具法律智慧与社会责任感,唯有刚柔并济,方能实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。

从“心墙”到“心桥”

初入执行局工作,面对情绪激动的当事人常感无处着手,我尝试着用速裁庭的工作经验去处理问题——慢慢从当事人闪烁的言辞中寻找真相,从对方哽咽的哭声中理清责任,从他们的语无伦次中把握事情的来龙去脉……

我曾遇到一位年事已高的被执行人,他因不满被申请强制执行,多次到访且言辞激烈。为缓解当事人情绪,我耐心倾听他的生活困境,让本地同事用方言与其沟通拉近距离,在充分了解其困难和诉求后帮助其联系申请人协商,最终化解纠纷。

在执行工作中,要精准把握被执行人的心理,倾听对方的诉求,消减其对抗情绪,方能破除信任危机;反之,面对逃避执行的被执行人,要仔细分析其心理轨迹,促使对方主动履行。

在“执行难”中锤炼“执行能”

执行案件浩如烟海,无论是数量还是难度都常常令新手望而生畏。如何在结案效率和办案质量之间取得平衡,需要我们从“程序思维”向“问题思维”转变。

summernote-img

在处理一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时,我们充分考虑到申请人的实际困境,在接收案件48小时内完成财产查控、扣划和发放,使其及时拿到钱款。当申请人特地从外省赶到法院表达感谢时,我才明白,执行工作不能止步于“程序结案”,而要以“解决问题”为导向。

工作以来,我遇到因无可供执行财产而陷入僵局的情景,也遇到过双方始终互不相让的徒劳局面,更遇到过让“两难”变“双赢”的结局……或许我们在执行的奔波中偶感疲惫,但却从未退缩,每一次成功执结都是对社会和谐的有力守护。

执行工作充满挑战,但也让我收获颇丰。那些在烈日下查询财产线索时流下的汗水、夜幕降临后整理卷宗材料时的灯光、当事人权益得以实现时展露的笑容,都在印证着执行工作的价值光芒。未来,我将继续在实践中锤炼执行智慧,努力成为让群众信赖的“执行追光者”。

正文结束
来院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