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市高淳区人民法院

请稍候,正在加载页面……

详情

首页改革调研司法改革详情

南京市高淳区人民法院 “群众身边的e法庭” 打造司法服务“云”平台

发布日期: 2024-05-17 浏览次数: 353

南京市高淳区人民法院坚持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以智慧法院建设赋能“一站式”建设,重点推出“群众身边的e+”系列平台,升级打造集调解指导、在线诉讼、协助执行、失信曝光、法官讲堂等功能于一体的云端平台“群众身边的e法庭”,为辖区群众提供“家门口”法律服务,让群众享受到“指尖诉讼”的便利。2022年9月e法庭设立以来,联合社区街道、商业协会等诉前化解矛盾纠纷100余件,相关做法被最高法院智慧法院进行时、学习强国、扬子晚报、南京电视台等媒体推广报道。

一、构建“平台+网格”新机制,织密基层治理“云网格”

一是线上线下同推进。依托商会站点、行业协会、社区网格等已有场地已有人员,在不增编、不建房的前提下,以“全域覆盖+行业特设”为目标,以“一屏一网一端”为标准配置,设立“群众身边的e法庭”,并同时设立巡回审判点,为群众提供在线解纷、指导调解、网上立案、失信曝光、普法宣讲等“家门口”诉讼服务,实现纠纷化解全程留痕、法治服务智能预约、法治教育精准投放、基层治理协同推进。

二是基层行业全融合。加强“e法庭”与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、道交一体化中心等高度融合,形成统一受理、精准分流、部门联动、诉调衔接的纠纷化解体系。明确行业协会会长、商会会长、街道社区主任等担任“e法庭”解纷站长,邀请“两代表一委员”、社区民警、律师、地方乡贤、网格员等担任解纷员,与法官共同组成集专业素养、乡土人情、法律知识、地方政策等于一体的调解团队。

三是指导培训助提升。充分发挥驻庭法官专业优势,组织解纷站长、解纷员开展任前培训,依托“e法庭”开展日常业务指导和实战技能培训,切实提升解纷能力。建立常态化互动机制,各行业协会、街道社区等可随时发起协助申请,邀请驻点法官参与日常工作会议等,充分发挥村居组织前轮驱动、“e法庭”后轮助推作用,织密基层治理“云网格”。

二、开辟“法官+站长”新组合,开启特色行业“云护航”

一是多点设站全覆盖。根据辖区西部圩区发展水产养殖、东部山区发展特色旅游的特点,分别在螃蟹城、桠溪慢城设立“e法庭”工作站、旅游巡回审判点,站点根据营业淡旺季、客流量分布等情况,定期开展巡回审判,对涉水产、旅游纠纷案件,依法快立、快审、快结,做到就地审理、就地调解。同时在金融监管局、商会、建筑企业协会、村社区等多地同时设立“e法庭”,实现矛盾纠纷就地调处。

二是联动解纷聚合力。借助各站点站长实地解纷优势,发现矛盾即时开展解纷工作,站长在调解个案纠纷过程中,通过“e法庭”向法院提出指导调解申请,由法官给予专业法律解答。站长无法调解的矛盾,可以通过预约模式,由法官进站点,与站长共同研判、共同调处,充分将站长熟悉社情民意优势与法官专业知识相结合,推进实现“一般纠纷当地调、复杂纠纷指导调、涉诉纠纷联合调”的工作模式。

三是把脉问诊找“病因”。针对纠纷多发企业、重点企业开展“专家巡诊”,通过实地走访、“上门问诊”等方式,及时分析企业发展、经营中常见法律风险点,总结并提出行业发展意见建议,通过开展法治讲座、发放风险提示手册、播放普法宣传片、典型案例庭审直(录)播等形式,助力企业规范经营,提高企业经营者风险防范意识。今年以来,我院共走访调研企业20余次,协助化解矛盾、答疑解惑10余次。

三、创新“点单+定制”新模式,推动法治资源“云共享”

一是云上课堂点单普法。将“淳法8090”法治宣讲团与“e法庭”相融合,依托“e法庭”服务端“法治宣传”功能,根据各站点需求提供“菜单式”庭审直播和“点单式”专题普法,将常用法律知识、典型案例、普法视频等普法教育资源共享到基层,各站点可结合实际自主选择观看。

二是量身定制精准普法。依托“e法庭”全面了解各站点需求,根据不同层次、不同对象、不同人群,量身定制“普法课堂”并上传至站点“e法庭”平台,推动普法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,普法重心由广撒网向精聚焦转变,进一步提高了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、实效性。

三是一站巡回多点共享。传统巡回法庭仅限于该村及毗邻乡村的群众旁听,受众面较窄,借助“e法庭”突破空间时间限制,让更多的人在线旁听,并且可以根据群众需求,对社会关注、群众关心的各类案件组织观看,由法官在庭审结束后以案释法,真正实现审理一案、教育一片。

正文结束
来院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