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市高淳区人民法院

请稍候,正在加载页面……

详情

首页改革调研调研天地详情

甘爱花:法槌下的乡土回响

发布日期: 2025-07-31 浏览次数: 1,560

summernote-img

人民陪审员:甘爱花(图中右一)

职业:阳江镇关王村村委副主任

担任人民陪审员的这段经历如同一扇“法治之窗”,让我从基层治理的“田间地头”走向司法审判的“庄严殿堂”,在参与多起案件审理的过程中,深刻体会到“公平正义”不仅是法槌下的裁决,更是法治精神与人性温度的交融。

在敬畏中读懂天平重量

初任人民陪审员时,我对这一身份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,单纯将其视为一份荣誉。刚走进法院,内心满是对司法工作的好奇与敬畏,同时也因未知而感到紧张和不安。经过专业培训,熟悉了人民陪审员的职责和工作流程后,那份忐忑才渐渐褪去。

真正参与到陪审工作中,我才切实感受到肩头责任的沉重。每次踏入庄严的法庭,听到法官敲响法槌,都能强烈地感受到法律的神圣与威严。庭审中,法官排除干扰、依循证据公正裁决,其专业严谨令人敬佩。这种对法的敬畏之情,让我愈发珍视人民陪审员这一身份,在日常生活中也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。

在实践中锤炼尽责本领

思想的深化需要实践的检验,在对法治有了深刻认知后,我更注重在陪审实践中锤炼自身能力。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,我利用业余时间,通过阅读法律书籍、观看法治节目等方式,不断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储备。在参与案件审理时,我始终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,仔细聆听当事人的陈述,认真审查案件证据,积极参与庭审讨论。遇到复杂案件,庭后我会查阅相关资料,深入研究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,以便在合议庭讨论时能发表有价值的见解。

让司法温度走进田间地头

summernote-img

我积极将陪审中学到的法律知识运用到普法工作中。例如,针对电信诈骗高发问题,我以一起“冒充公检法诈骗案”为蓝本,编写《天上不会掉馅饼,法院不会要转账》的宣传,用方言讲述诈骗手段和法律后果。一位老人听后感慨:“原来法院的电话不会让人转钱,以后接到这种电话我就报警!”此类宣传让村民直观感受到法律的威慑力与温度。正如村民所说:“现在村里的事,既有‘土办法’的温情,也有‘法条条’的规矩,日子过得更安心!”

担任人民陪审员的经历,让我从“基层治理者”转变为“法治践行者”,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“司法为民”的内涵。未来,我将继续以“司法经验”反哺基层治理,推动形成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,让法治力量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实保障。

 

正文结束
来院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