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淳区法院坚持党建引领,做实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推动治理重心下移、服务下倾、力量下沉,助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,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
一是建立联动协作朋友圈,精准定位乡村群众需求。坚持党建与业务融合推进,着力强化“党建+”司法延伸成效,推动形成常态化交流机制,漆桥法庭、老干部等支部分别与和睦涧村、木樨村农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。组建“审判法官+执行法官+网格员”微信群,充分掌握社情民意,扎实推进“百村百事”大走访、法官进网格工作,全院进网入格792人次,走访调研群众305户,实现审务进基层、法官进网格覆盖率100%。建立村组干部、乡贤、驻村法官、人民调解员、法律顾问等多方参与的矛盾纠纷化解“7511”工作机制,做到“小事不出村居、大事不出街镇”,形成高淳农村地区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的标准化工作模式。
二是打造专业解纷阵地,精准聚焦乡村社会治理。依托“诉调对接中心”,强化人民调解工作室作用,联通仲裁委、房产局、妇联、商会等部门组织,深化“两所一庭”辖区治理领域信息共享、疑难纠纷联动排查调处,实现“一站式服务、一体化解纷、一次性了结”。成立“金花向阳”家事调解工作室、商事商会调解中心、劳动保障维权一体化中心等解纷平台,实现服务阵地有形化,充分利用业内人懂行情、知行规、说行话优势,让更多纠纷在诉前得到专业化解。今年以来,该院诉前调解分流案件5121件,调解成功1480件,分别上升38.51%和70.31%。
三是多措并举护航企业发展,精准服务乡村产业振兴。设立“群众身边的e法庭”固城湖螃蟹商会站,精准护航高淳特色水产养殖业,在螃蟹上市交易期间法官轮流值班,制作、发放螃蟹交易法律风险提示单,解答蟹农法律咨询、审查合同条款、协调化解矛盾。今年来,已指导调解涉水产纠纷50余起。连续三年出台发挥审判职能支持企业发展的工作举措,建立企业被执行人信用保护及信用修复激励机制,通过“预罚款”“预拘留”“预纳失”“预拒执”四预措施,鼓励当场兑现,强化跟踪履行,将253名及时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移出“失信黑名单”,依法办理341件解除对中小微企业保全措施案件。联合区金融监管局、税务局等单位成立法律体检服务团,将风险提示与以案释法相结合,帮助企业排查经营风险和法律盲点,做到系统诊断、靶向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