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高淳法院报送的《“无讼沃土”厚植无讼理念 “漆彩连心桥”架连和美乡村》,入选《南京法院司法改革典型案例选编(二十七)》。
近年来,高淳法院漆桥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充分发挥人民法庭面向基层、面向群众的优势,立足无讼创建,紧抓执法办案,强化协同解纷,以“漆彩连心桥”工作品牌为抓手,以“一庭两所一中心”一站式平台为依托,系统推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、实质化解。
党建引领锚定“无讼盘”夯实治理根基
理论武装树牢“无讼”理念。始终将党建作为“无讼”建设的“定盘星”,将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与“无讼”治理实践深度融合,确保“无讼”实践不偏航、不走样。推行“支部建在庭上、先锋亮在岗上”工作模式,每月召开工作推进会,让“无讼”理念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创新“支部会议+庭务会+专业法官会议”融合学习模式,打造“午间小课堂”,实现“党建带队建、队建促审判”的良性循环。2023年一名干警获评“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”。

前瞻谋划迭代“7511”格局。自2018年起,着手在古柏街道联合社区先行试点开展“无讼村(居)”创建活动,按照“一街一庭、一村一点、一校一站”框架在全区搭建创建工作平台,吸纳村干部、人民调解员等多方参与,创新高淳农村地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“7511”工作机制,形成从发现矛盾、调处矛盾直至导入法院诉讼的标准化、法治化纠纷化解流程。借力院持续开展的“8+2+N”多元解纷机制1.0、2.0版,辖区5街镇47个村(社区)实现网格法官覆盖率100%,定期下沉研判纠纷动态、协同化解矛盾,2025年以来指导妥善化解20余起健康权、房屋租赁以及相邻权等纠纷。

擦亮品牌指引“连心”方向。对标“四强”党支部标准,打造“漆彩连心桥”党建业务融合品牌,以“漆”指代坚实耐久的根基、深耕细作的守护、精雕细琢的匠心,“彩”则寓意七彩活力、丰硕成果与美好生活,同步开展“红色铸魂、橙色暖心、黄色兴农、绿色解纷、青色育苗、蓝色守正、紫色联动”七彩行动,持续强化“党建+”司法延伸成效。与辖区新城社区、和睦涧村、木樨村等基层党支部开展联建共建,为村民修订村规民约、培育廉洁家风家训等提供法治支持,促进乡村文明程度不断提升,将品牌优势不断转化为助推基层治理、服务人民群众的强大动能。
多元联动织密“和谐网”凝聚解纷合力
“综治+”打造多元解纷的“前哨站”。深化“庭所共建”,积极参与街镇综治中心建设,升级打造“一庭两所一中心”工作模式,组成“审判+调解”团队以“轮驻+常驻”形式进驻,从过去“坐堂问案、后台指导”转为“团队作战、阵前指挥”,引导群众优先选择非诉途径解决纠纷,实现一站式服务、一体化解纷、一次性了结。2025年以来,指导化解纠纷229件。探索“适需服务+邻里守望”农村治理实践路径,开展调解员、网格员跟班实训,密切法庭与基层调解组织的沟通联系,建立业务指导机制,推广要素式调解笔录,提升基层调解能力。

“行业+”打造矛盾化解的“分流站”。联合区人社局成立“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”,坚持预防为主、调处一体、部门联动,今年以来成功调处案件28件,为劳动者追回薪酬600万余元。依托商事商会调解中心,充分利用商会业内人士懂行情、知行规、说行话优势,化解水产养殖、买卖合同等各类纠纷111件,满足市场经营主体对于专业调解服务的现实需求。针对辖区农业主导、旅游兴起的特点,在国际慢城旅游景区设立法官工作站,对涉及游客的纠纷及时响应、迅速办结,为区域生态旅游发展提供法治保障。

“智慧+”打造指尖诉讼的“终点站”。深挖“线上+线下”解纷潜力,升级打造“e+融合法庭”,为辖区群众提供线上立案、远程开庭、云端咨询等“家门口式”诉讼服务。深化线下调审衔接,畅通“调解+确认”“调解+审判”通道,推动形成“社会调解优先、法院诉讼断后”的闭环。不断健全纠纷分析预警机制,通过对辖区纠纷高发类型、发生地等要素相关数据进行分析,为辖区街镇的纠纷排查、精准普法、源头治理提供数据支撑,促推从解决“一件事”迈向治理“一类事”。
精准高效落好“关键子”守望和美乡村
司法之力服务乡村振兴。公正高效审理农村土地承包、流转、农产品销售、农业生产资料买卖等合同纠纷,维护公平交易秩序,为农民增收提供司法保障,“相邻稻田农药泄漏致使莲藕枯萎案”被《人民法院报》头版报道。优化乡村企业营商环境,依法审理涉及乡村小微企业、乡镇企业的金融借款、劳动争议等案件,慎用强制措施,助力乡村企业纾困解难、健康发展。2025年以来,审理涉农案件82件,平均审理天数34.5天,确保司法之力更好更快服务乡村振兴。

“金花向阳”守护万家灯火。整合公安、民政、妇联、学校等多元主体资源,牵头开展全区少年家事“金花向阳”行动,推动构建少年家事审判社会支持体系。在新城社区成立“家事e法庭”,持续开展法律宣传、纠纷排查、矛盾化解、调解培训等工作。创建“简单纠纷就地调、复杂纠纷指导调、涉诉纠纷邀请调”三段式家事纠纷处置机制,推行庭后“五步”回访工作法,2025年审结家事纠纷82件,无一案件上诉信访。

普法辐射带动乡风优化。加强普法宣传,选拔法庭业务骨干加入“淳法8090”宣讲团,打造群众“点单”、宣讲团“接单”、宣讲员“送菜”的精准司法服务模式。创新普法形式,线下进村入户、进校入企巡回宣讲,线上录制“淳法微课堂”普法视频。结合当地地域和民情特点,组建3支巡回审判团队,选取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的家事、劳务合同纠纷等案件,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巡回审理,让公平正义的实现过程看得见、摸得着。今年以来,开展送法进校园、庭审观摩、巡回审判等各类活动27次,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,覆盖近万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