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增强青年干警联系群众、服务群众的意识,高淳法院组织青年干警到信访一线进行轮岗锻炼。他们在听民心、解民忧的过程中会产生怎样的感受?为此,高淳法院推出【我的接访初体验】专栏,分享他们的接访感悟。

政治部 王钊
法院接访既是司法为民的前沿阵地,也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窗口。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提升自己:一是倾注耐心,真诚倾听。面对情绪激动或诉求复杂的群众,以耐心安抚情绪,用真诚理解诉求,建立信任,避免矛盾激化。二是明晰职责,精准引导。熟悉案件受理范围,属于管辖范围的告知所需材料与程序;不属于管辖范围的解释缘由并告知其他合法渠道。三是释法析理,情法交融。用通俗语言讲清法规政策,阐明诉讼风险或成本,引导理性维权;体察情理,在合法框架内寻求化解矛盾的平衡点,让群众在释法说理中感受到司法关怀。

漆桥法庭 芮钢
法院接访工作承载着矛盾化解与社会治理的双重职能,面对信访群众的负面情绪,接访工作需兼具法律专业性与人文关怀性:一要提升倾听疏导能力,系统梳理诉求以明确矛盾焦点,纾解对立情绪;二要深化释法明理效能,以“法言法语+通俗表达”方式,阐释裁判依据与程序规则,消解群众法律认知偏差;三要采用分类引导方式,对合理诉求依法依规及时解决,对不合理诉求明确法律边界,维护司法权威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将把这份沉淀与感悟化作动力,以更务实的作风,更深厚的情怀,更专业的能力,努力为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。

阳江法庭 张伟
法院信访工作是法院联系群众、化解矛盾的重要途径,做好接访工作,我还需要提升三种能力:首先,要提升共情能力,无论来访群众情绪如何,均需耐心倾听,完整准确记录群众诉求,以真诚、尊重赢得来访群众信任;其次,要锤炼法律转化能力,能够快速提炼来访群众陈述中的争议焦点和关键事实,并能将专业法律术语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语言,为其寻找最优解决路径;最后,要提高责任担当能力,对于需要流转或跟进的事项主动沟通对接,及时向来访群众反馈处理进展和结果,让来访群众感受到我们负责任的工作态度。接访工作让我明白:唯有将法律专业能力与社会治理智慧相结合,在情理法融合中实现案结事了,才能真正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