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市高淳区人民法院

请稍候,正在加载页面……

详情

首页新闻动态法院动态详情

刘叶:在法理与情理之间寻找“法的力量”

发布日期: 2025-03-31 浏览次数: 212

岁月更迭,时光如流,转瞬间我在法院工作已近两年。回首过往,这段经历恰似春日细雨,悄然润泽着我对法律事业的热爱与敬畏之情。在立案庭法官助理的岗位上,每一天都镌刻着学习与成长的深刻印记。

用“细一些”丈量事实

“案件审理,必须以事实为根据,以法律为准绳。查证据、找依据、寻案例……直到所有问题得到合理解释,万无一失才能下判决。”初入岗位,承办法官的这番话让我感悟颇多。

在一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中,被告驾驶运输车辆刮断了原告的线缆,被告虽承认刮断线缆的事实,但坚称其所载货物并未超高,不应承担全部责任,双方对责任承担比例争执不下。承办法官果断决定会同双方当事人前往现场进行实地勘察。

summernote-img

经测量,确定货物高度未超过线缆高度。同时,通过走访周边村民,查明事故发生正值梅雨时节,因雨水浸泡土壤松散,线缆有下垂的可能。最终,依据详实的调查结果,判定原、被告承担责任的比例,该案得以圆满解决。

我深切领悟到,案件的妥善处理绝非单纯的法律条文套用,而是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严谨,深入探究案情的每一处细节,全面综合考量各类因素,精准地在事实与法律之间寻得平衡。这不仅是对法律公正的坚守,更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关键所在。

用“暖一些”融化坚冰

在交通事故案件的调解过程中,有的当事人因身体遭受重创而悲痛万分,有的当事人因高额赔偿压力而满心焦虑。初涉调解工作时,面对当事人剑拔弩张的场面,尤其是不时有方言交流夹杂其中,身为外地人的我时常感到无从下手。

summernote-img

在团队法官及经验丰富的调解员悉心指导下,我从法庭的唇枪舌战中体会程序正义的价值,从调解现场的情理交融中感受实体正义的魅力,也逐渐掌握了调解的些许技巧——从耐心倾听原、被告的诉说入手,待双方充分表达后,再引导他们换位思考,并从法律角度给出建议,努力推动双方矛盾的化解。

当事人案结事了后的开怀、握手言和的笑容,都让我体会到调解工作蕴含的重大意义。在调解工作中,用心去倾听当事人内心深处的诉求,深入探寻矛盾根源,以真诚炽热去融化矛盾的坚冰,重新建立起理解、信任与互助,才能发挥调解的最大价值。

用“多一些”传递温情

团队法官常言:“尽管某些法律问题于我们而言驾轻就熟,但对于普通百姓而言,打官司是一个全然陌生的领域,我们的工作方式直接影响着他们对司法的感受。” 因此,需要在调解过程中多一些耐心引导与劝慰,在送达法律文书时多一些细致叮嘱,在作出判决时多一些透彻的释法说理,在答疑解惑时多一些耐心倾听。

summernote-img

对于我们而言的这些“细微举动”,往往能让当事人感受到莫大的温暖,进而更易于接受案件的处理结果。

作为法官助理,我们不仅要凭借专业的法律知识和精湛的业务能力,为当事人、定分止争,更要在工作中不断传递司法的人文关怀,解开当事人的心结,让公平正义以有温度的方式彰显。

工作的历练,让我逐渐褪去了青涩,变得更加成熟稳重。虽有时会自我“调侃”,每日面对处理不完的纠纷,听着数不尽的家长里短,但我始终坚信,每一个案件的办理都是经验的积累与阅历的沉淀。

在这条朝着心中法治理想前行的路上,我愿永远做这样的春雨:以法理为云,以情理为水,找准自己的落点,为法治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温度。

正文结束
来院地图